人大代表建议(已归档)

关于对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6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8-08-0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人力社保局

衢市人社函〔2018〕28号

 

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对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68号

建议的答复

 

姜伟锋代表:

你在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大培育乡村振兴人才的建议》的建议(第168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先后出台了《同意在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衢州农民学院》(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单〔2012〕129号)、《关于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教人〔2013〕70号)、《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衢政办发〔2015〕83号)、《关于印发江山市农民素质培训提升工程管理细则的通知》(江农办综合2014-1号)、《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衢政发〔2018〕5号)等文件,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主要做法有:

一、科技进村,惠农致富

一是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13家,建立科技示范基地50

余个共计8977亩,推广辐射面积6万多亩。

二是实施和推广“柑橘新品种‘沃柑’引进与示范基地

建设”等一批新兴科技项目和先进技术进村入基地,加快了农村科技推广和普及,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把科技渗透到千家万户,我市特派员在项目实施同

时,采取现场讲解、示范指导、入户面授、集中培训等形式,使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2017年累计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和实用技术讲座176期,累计开展科普宣传40余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2.7万份,累计培训农民9039人次,解决技术难题500多个。通过科技特派员的“传帮带”,培养了一大批实干又懂新技术的“科技型”农民,再从中选聘建立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构建起一个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科技特派员和产业带头人为主体、以乡土人才为基础的“宝塔型”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加快了我市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技能培训,造福万家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民生事业,依托职业教育资源,以农民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大力开发各类技能培训项目。促进农民再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幸福感。比如,衢职院、衢州中专、江山中专、龙游县职校、衢江中专等职业院校开设了现代家政、护理等专业,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免费培训,提升月嫂档次,打响月嫂品牌,组团给月嫂找工作,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产业技能人才。又如,夯实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开展成人“双证制”与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工作督查,加强涉农项目培训,着力推进农村全民学习活动的普及工作,启动实施农民工培训计划,完成新型农民培训6.08万人,完成电子商务培训2.1万人次,进一步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三、服务三农,振兴乡村人才

发挥乡镇成校的“一村一成校”的作用,以成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乡镇成校基础能力建设。2017年标准化成校创建6个,全市乡镇成校达标率为67%。龙游县被认定为浙江省示范学习型城市,4所乡镇成校被认定为省现代化成人学校,3个成校项目被认定为浙江省成教品牌项目。开化县职教中心“依托798的农家大厨培训”被评为全国2017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2017年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培训机构)”,我市获得全国“2016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成功组织奖”。“依托798的农家大厨培训”、衢州中专金牌家政培训被评为2017年浙江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四、教育先行,提升乡村基础教育质量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学校科学布局、教师合理交流研究指导,推动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化、学校治理现代化发展,积极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全覆盖的衢州路径。坚持市县联动、城乡一体,深入实施“名校托管、城乡学校共同体、优质学校一校两区”等城乡教育协同发展举措,推动农村小班化教育和城乡薄弱学校质量提升。进一步加强与省内优质学校、新疆民族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深化市区优质学校与县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工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进一步巩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评出市义务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9所。抓好教师机制激励,巩固绩效工资实施成果,拟订实施市本级教育质量奖方案,以适当待遇激励教育人才,留住教育人才。继续全面实施农村特岗教师津贴补助,全市享受特岗教师津贴人数2068人,月发放金额总数82.76万元,鼓励教师安心从事农村教育事业。基础教育重点县提升工作有新进展。被列入第一批省基础教育重点县的江山市、常山县顺利“摘帽”。江山市在11个重点县中率先成功创建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

五、今后措施

一是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3.6万人次,包括2018年10月底当年培训1.2万人次、2019年10月底当年培训1.2万人次、2020年10月底当年培训1.2万人次。

二是以乡镇为单位建设30个返乡农民创业基地,包括2018年11月底当年建设10个基地、2019年11月底当年建设10个基地、2020年11月底当年建设10个基地。

三是大力实施“强乡壮村百团行动”,按照“一乡镇一团队、一团队一项目”的思路,组织100支专家服务团队服务乡村振兴。2018年4月底制定行动方案,5月底组建专家服务团启动“百团行动”,2019年12月底中期评估。

在研究乡村振兴专项政策时,我们必将你提出的合理建议,吸纳到相关政策文件中。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8年8月7日        

 

(联系人:方海霞,联系电话:3086532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