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纪检
两次被“堵”(2019年“读书思廉”推荐文章之十一)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9月5日早上,我刚步入办公室所在楼层的走廊,就看见前一天在我办公室门口“堵门”,激动反映“评选不公”问题的老师招某又来了。“难道是对我们的工作不满意?看来她怨气未消……”我一边想,一边加快脚步迎了上去,走上前却发现她面带笑容。
“黄组长早,昨天下午学院又重新评选优秀教师了,虽然我没能评上,但过程公平、公正、透明,我心服口服。我今天来,就是为了说声谢谢!”她的这番话让我感到意外,也让我感到前一天被“堵”特别有意义。
9月4日,早上没到上班时间,一名50多岁的女同志“堵”在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办公室门口,见到我就激动地说:“我要找你们组长,我要举报!”
“我就是,感谢您对我的信任。有什么事情我们进屋坐下来谈,我们一定会尽快处理。”我请她进入谈话室落座,给她倒了一杯热茶,这时同事也带着记录本进来了。
经了解,原来,她是某学院基础部教师,反映9月3日该学院基础部在优秀教师评选中存在暗箱操作问题。“共有73人参加投票推荐,我排在第5名,部里推荐指标有10人,但最终我却没能入围,这是什么原因?你们要好好调查一下……”
“是否存在评选不公?如果确有其事,将极大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及时处理、实事求是查清事情来龙去脉是对群众的最好回应。”送她离开后,我迅速召开组务会议分析情况。随后,核查组成立。我们立即前往该学院,兵分三路,围绕举报人反映的问题展开核查。
“你昨天参加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了吗?是否发现有什么不合规的行为?”
“基础部是如何开展这次评选活动的?请提供有关材料,我们查阅一下……”
查阅资料、对相关人员进行谈话、了解投票情况……不到一个小时,就弄清楚了来龙去脉。经调查发现,该学院基础部在组织此次评选过程中,既没有计票人、监票人,也没有当场清点人数、唱票、公开投票结果,更没有经过公示程序,而是由基础部党政领导6人召开联席会确定候选人,整个过程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推荐程序不符合有关规定,导致排名第五的举报人,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未入围候选人。
“这是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虽然只是一次初步评选,但有悖公平,影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你们要引以为戒,深刻反思……”经与该学院党委班子充分沟通,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决定运用“第一种形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谈话提醒,同时责令该学院基础部有关领导同志作出深刻检查、责成基础部依照相关程序重新推荐。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这一次纠偏,是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紧盯问题、充分发挥“探头”作用,规范权力运行的缩影。在履职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妥善处置群众信访问题,为监督部门“把脉开方”,用好用活“第一种形态”,对“小病”及早“医治”。今年前9个月,我们纪检监察组共采取“第一种形态”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10余个,谈话提醒45人次。(黄其华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