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已归档)

关于对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3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08-1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人社局

衢市人社函〔2020〕63号

 

余北安代表:

你在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解决基层农技人员服务三农本领恐慌问题的建议》的建议(第133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打通基层农技人员上升通道。一是探索实行乡镇(街道)中层职数调配管理,2019年全市乡镇(街道)进行了模块化改革,根据不同类型、功能模块和实际编制数,按照“共性+个性”综合设置了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今年年初,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开始探索统筹县乡编制推进资源下沉,各县(市、区)实行乡镇(街道)中层职数调配管理,在核定的中层职数总量内,综合乡镇(街道)职责任务、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等,对中层职数采取动态统筹调剂。二是提高农业行业专技岗位结构比例,2018年6月,根据省里政策精神,我市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林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动态调控的通知(试行)》,对市、县农业林业行业中、高级专技岗位结构比例都进行了提高,进一步扩宽农技人员晋升通道,其中县级高级岗位比例提高到了25%,中级以上岗位比例提高到了70%,比县级普通事业单位高级岗位比例7%、中级以上岗位比例47%,分别高出了18%和23%。三是统筹核定岗位数,允许主管部门打包核定专技岗位总量、岗位结构比例,统筹使用,尽可能的盘活岗位存量,给予主管部门更多用人灵活权。四是研究制定特设岗位管理办法,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在单位无空缺岗位的情况下,可以超岗位结构比例聘任。五是开展优秀农业科技人才选拔,每年开展“乡村百师”选拔,鼓励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面向乡村振兴特色人才工作室出台奖励政策,每年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贡献突出的专家团队给予一定奖励。目前,市里正在研究制定事业单位人才高地政策,出台后也会进一步提升专技人员的晋升空间。

二、关于开拓农技人员技术提升渠道。近年来,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再教育机制,一是明确学习要求,将继续教育作为职称评审的必备条件,积极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好专业科目继续教育工作,以此助推专技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改善知识结构。二是搭建学习平台,建成了“衢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平台”,并推出了手机移动端继续教育学习软件,方便专技人员在线学习、申报继续教育学时。三是择优开展培训,依托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高等院校,对市115人才开展培训,开设了美丽乡村建设等课程内容,先后参训400余人,其中农业类人才22人,进一步提升了我市优秀人才的能力。对于健全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考评激励机制,下步我们将会同市级主管部门和县(市、区)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促进乡镇模块化工作持续完善。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建设 “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7月28日

(联系人:邱文冬,联系电话:0570-308178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