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已归档)

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5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1-0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人力社保局

衢市人社函〔2022〕97号

李巧代表:

你在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大化工行业人才引进扶持的建议》的建议(第55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鼓励衢州籍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就业政策方面。目前政策毕业2年以内高校毕业生到市本级中小微企业就业,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满1年及以上的,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别给予每人每年3000元、3000元(民营4000元)、5000元(民营6000元)和10000元的就业补贴,累计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毕业年度在校大学生、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到我市就业见习基地参加就业见习的,见习基地给予见习人员不低于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基本生活补助,并缴纳综合商业保险。

二、关于技能人才培养方面

(一)在做实培训上攻坚发力。2022年,我市以开展“万名产业工人大培训”为抓手,重点聚焦六大产业集群,结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服务业发展,围绕办好“浙派工匠”民生实事,扎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一是完善培训政策体系。我局会同财政部门制定了《衢州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办法》,配套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竞赛工作的通知》、《衢州市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操作规程》,加强培训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二是丰富培训项目类型。定期发布培训项目清单,明确将技能提升培训、项目制培训、特种作业培训、创业培训、高技能人才研修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培训、岗前转岗培训、岗位大练兵以赛代训等八大类培训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围。三是提高培训补贴标准。明确具有本市户籍、在本市常住、在本市就业创业或在本市办理失业登记的城乡劳动者等对象,按规定取得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可以享受300-5500元不等的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标准在全省属于前列。2019-2021年,我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次,发放职业培训补贴7000多万元;发放以工代训补贴1.2亿元,惠及企业2万家、职工20.67万名。四是拓宽培训培养途径。积极推行新型学徒制培训,鼓励校企合作,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共同培养新型学徒。对培养职工学徒和学生学徒的,可分别按每人每年最高8000元、3000元的标准补贴给予新型学徒补贴。

(二)在做活竞赛上攻坚发力。对标世赛、国赛,健全技能竞赛组织模式,开展更大范围、更多工种的技能竞赛,带动全市劳动者学技能、练技能。一是全年竞赛引领。建立全市职业技能竞赛制度,每年编制全市技能竞赛计划,形成以全市职业技能大赛为核心,乡村技能大赛为重点,企业岗位练兵为基础的竞赛大格局,激发和调动广大技能人才“比学赶超”热情和潜能。2022年征集到全市职业技能竞赛计划40余个。二是举办市赛引领。2013年,衢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制度。已经连续9年每年举办一次全市性技能大赛,围绕本市主导产业选择7-8个技术含量高、通用性广、从业人员多、社会影响力大的职业工种开展竞赛。各县(市、区)、市直单位建立预赛制度。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我市技能人才培养的一张“金名片”。2019年开始,我市又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主题并结合乡村产业特点,举办6场各具特色的市级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1场四省边际乡村振兴职业技能竞赛。通过搭建竞技舞台,以赛促训、以赛促学,带动培养各类产业技能人才10000余名。三是承办省赛引领。积极向上对接,主动承接省级赛事,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承办了浙江省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受到全省好评。

(三)在做优评价激励上攻坚发力。坚持问题导向,补齐机制短板,以机制优化激发发展活力。一是着力优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制。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由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并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接受人力社保部门监管。鼓励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对本单位职工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拓展职业技能等级设置,积极开展“新八级”制度试点工作。目前我市已有技能等级认定备案企业247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14家,可认定工种120余个,基本涵盖了我市产业发展社会急需紧缺工种。二是着力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技师(高级技师)人才津贴制度,对在企事业紧缺职业(工种)一线对口岗位工作,所在企业已实施技术等级津贴制度,能较好发挥职业技能带头人作用的高级技师、技师,分别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5000元的人才津贴。技师(高级技师)人才津贴制度实施以来,全市共发放津贴5924万元,惠及12689人次。今年截至目前已兑现3批,涉及824人534.5万元。三是着力加强高技能领军人才推荐选拔机制。积极推荐国家、省级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根据历年统计,全市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全国技术能手11人、钱江技能大奖获得者3人、省首席技师14人;省杰出技能人才3人、省拔尖技能人才22人、省优秀技能人才201人;浙江大工匠1人、浙江杰出工匠4人、浙江工匠21人、浙江青年工匠87人。四是落实技能人才居住证积分等政策。将技能等级纳入居住证积分指标体系,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可获得10-50积分,与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享受同等待遇。五是推进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目前,国家、省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贯通技能人才和专技人才评价的政策。如贯通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在我市工程技术领域,取得国家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的技能人员,在生产一线具有高超技艺技能和取得突出业绩的技能人才,可按有关规定直接申报相应工程技术职称评审。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2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助理工程师;获得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3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工程师;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4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高级工程师。

最近,我市出台了《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员工引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通过实施渠道拓展行动、教育助引行动、技能提升行动、服务优化行动、用工保障行动,健全企业用工引育用留全链互动保障服务体系。下一步,我局将充分吸收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大化工行业人才引进扶持力度。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9月30日

(联系人:马兆柱,联系电话:0570-308690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