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已归档)
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31号建议的答复
衢市人社函〔2022〕99号
冯颖姣代表:
你在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政府如何助力中小型企业留住人才》的建议(第131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为健全企业用工引育用留全链互动保障服务体系,招引新生力量、收储人口红利、提升人力资本、积蓄发展动能,统筹推进企业用工保障和人口集聚工作,我局牵头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员工引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相关政策精神有:
一、实施教育助引行动
1.深化合作办学。制定奖学金、助学金和学费、生活费减免等配套政策,支持衢州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衢州技师学院等逐年增加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加强毕业生留衢率考核。支持与市外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办学,推行“2+1”“2.5+0.5”等学习模式。加大市域招生统筹力度,实现技工院校与中职学校统筹招生。
2.提升职教质效。建立与招生规模相挂钩的经费等要素保障机制,支持中职学校、技工院校提级扩容,衢州技师学院打造成万人技师学院。引进外地教育集团入驻,支持大型企业在衢独立或合作举办职技院校,加快建设产校城融合、师资教共享的职教产业城。开展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
3.推动产教融合。支持衢州学院和职技院校动态调整专业设置,重点支持10个以上职业(技工)院校品牌专业建设。落实“一县一产业一院校”要求,建设现代产业学院6家以上。加大“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的企校共同培养力度,支持企业与院校设立“冠名班”“订单班”“学徒制试点班”等。支持职技院校、人力资源机构、行业协会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二、实施技能提升行动
1.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开展“新蓝领”职业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岗前(转岗)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支持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及项目制培训。外来在衢就业人员参加培训后取得证书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开展“技能型企业”培育,鼓励企业加快技能人才引育。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鼓励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 8%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其中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不低于70%。
2.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完善职业资格评价、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评价机制。拓展职业技能等级设置,鼓励用人单位建立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指导社会评价组织、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
3.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科学评价技能水平和业绩贡献,完善技术工人工资分配机制,鼓励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岗位津贴制度。继续实行技师(高级技师)人才津贴制度,对在企事业单位紧缺职业(工种)一线对口岗位工作的高级技师、技师给予人才津贴。
三、实施服务优化行动
1.强化基本住房保障。加快建立租售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多层次、多渠道解决企业员工住房问题。支持“青年驿站”建设,为首次来衢求职者提供短期免费住房。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 1 万套以上,支持村集体开展农村闲置房统一转租试点,对首次在衢就业、暂未购房且未租住人才周转房、公租房、人才公寓等政府性保障房的非衢州户籍企业员工给予租房补助,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员工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对符合条件的非衢州户籍企业员工给予购房补助,支持员工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降低购房门槛,开发建设建筑面积 5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商品房1万套以上。支持企业通过自建、改建等方式增加员工宿舍。
2.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外来员工同城化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子女教育、医疗保障、交通出行等待遇同城化。健全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保障机制,扩大基础教育供给,推行集团化优质办学,持续提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力争实现“应学尽学”。健全开发区(园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提升医疗保障水平。试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拓展居住证积分应用向其他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延伸。
3.提升生活配套服务。规划建设工业邻里中心10个以上,鼓励国有企业、工商资本、村集体(强村公司)等投资建设商业综合体、酒店、租赁式公寓等设施。支持商超、餐饮、文娱、体育、快递等业态进开发区(园区),提高服务覆盖面和适用性。对标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规范》标准,加快毗邻工业园区的乡镇(街道)扩容提质。支持企业自建医务室、托管班等配套设施。
四、实施用工保障行动
1.强化员工权益保障。扩大企业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覆盖面,引导企业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制度,开展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工作,及时查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
2.持续加强人文关怀。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工会组织,鼓励企业参加衢州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创建评选申报工作,共商共建和谐劳动关系。鼓励企业因地制宜建立妇联、团委等组织,积极组织文体竞赛、团建联谊等活动,加大困难职工帮扶、妇女职工权益保障力度。
3.推动企业自身建设。支持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完善职业培训、晋升激励、安全管理等机制。健全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正常增长机制,适当增加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的外来员工代表占比。全面推行企业就业环境评价工作,改善用工环境,增强员工归属感。
此外,为了指导企业完善用工制度,我局一是每年对全市1000家企业开展用工体检工作,对企业在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资分配与支付、执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缴纳社会保险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提出整改意见书予以纠正,督促企业在期限内整改到位;二是分层次、点单式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工作,为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主管、工会主席、乡镇(街道)从事劳动关系相关工作人员设置专项培训内容,每年线下培训不少于1000人次,提升劳动关系协调员在政策服务、监测预警、矛盾化解等工作中的处理水平;三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开设劳动法普法专栏,每年发布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和风险提示不少于50条,提醒企业违规用工风险,也指导劳动者依法理性主张相关权益。
为更好地指导企业完善内部工资分配和人工成本管理,我局每年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工作,并通过局官网、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我市人力资源市场部分职业(工种)工资价位及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支持和引导企业综合考虑单位生产经营状况、经济效益、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劳动者技能素质等因素,合理协商确定工资水平,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工作。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9月30日
(联系人:陈连金,联系电话:3089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