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已归档)

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8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1-0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人力社保局

衢市人社函〔2022〕108号

徐建雄代表:

你在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能力提升》的建议(第283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衢州市聚焦聚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举全市之力抓工业、抓制造业。衢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新蓝领、新农人、新工匠的培养”。为更好地满足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技能人才支撑,我市多措并举,做好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工作。

一、以政策供给为保障,不断健全完善职业培训体系。

近几年,我市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高水平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衢州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办法>的通知》和《衢州市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操作规程》等系列文件。通过政策制订,健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拓宽培训渠道,规范补贴标准程序,加快形成人力社保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大培训格局。今年年初,为推动我市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根据《衢州市委办公室关于开展“双招双引再出发·百日助企开门红”专项行动的通知》,我市聚焦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特种纸产业等六大产业集群,制订《衢州市万名产业工人大培训行动方案》,梳理近400个培训班计划,年初做好全市全年培训任务规划。

二、以提升行动为抓手,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一是提高补贴标准和丰富培训类型。将技能等级证书取证补贴标准由原来的每人400元-2000元提高到1000元-5500元,同时将技能提升培训、项目制培训、特种作业培训、创业培训、高技能人才研修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培训、岗前转岗培训、岗位大练兵以赛代训等八大类培训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围,进一步降低企业和个人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机构和劳动者培训积极。截至8月底,今年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73万人,已完成省“浙派工匠”民生实事任务6.6万人目标任务的117%。二是鼓励企业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企业学校校企合作,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共同培养新型学徒,对培养职工学徒和学生学徒的,可分别按每人每年最高8000元、3000元的标准补贴给予新型学徒补贴。鼓励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和转岗培训。截至8月底,今年我市共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326人,岗前培训和转岗培训7689人。三是有序推进企业技能人才技能等级评价试点备案工作,把技能人才评价放权给企业,注重对劳动者实际能力和工作业绩的考核。截至8月底,全市已建立巨化集团、元立集团等247家技能等级评价试点备案企业,涵盖67个职业工种。全市开展企业技能等级认定共7745人,取证6536人。

三、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创新线上线下培训方式。

为更好缓解培训学员工学矛盾以及疫情无法集中培训学习的问题,我市积极探索开展职业技能线上培训方式,《衢州市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企业和培训机构在确保培训学员线上学习记录可查询可追溯的基础上,职业技能培训理论课程可采用线上培训方式。今年3月发生疫情期间,我市迅速制定出台《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支持企业疫情期间,通过在线直播、视频录播、实时互动、教师答疑、考核测试等形式,开展线上培训。

下步我们将吸收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衢州高水平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技能培训政策,今年根据上级政策文件要求,将职业培训相关政策内容纳入到《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高质量就业促进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做好与技能提升行动政策衔接。二是加强技能人才政策宣传力度,通过“驻企挂联服务”活动等有效载体送政策进企业,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同时以企业需求、市场需求为导向,继续大力开展岗前培训、转岗培训、项目制培训以及新型学徒制培训、技能提升等各类培训。三是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继续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开展,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模式,重点指导已试点备案的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并加强质量监管,进一步激发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的动力和活力。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9月30日

(联系人:马兆柱,联系电话:308690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