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公告

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3-02-1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衢州市人力社保局

2022年,市人力社保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力社保厅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人社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为促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强化机制建设,夯实法治根基

1.高举旗帜,加强组织领导。局党委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法治人社建设的全过程。年初深入研究分析法治人社建设工作任务,将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任务清单,并建立健全一系列依法行政工作机制,深化提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有人干”良好工作格局。

2.真学实考,优化队伍建设。一是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通过党委班子学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形式,专题研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等,示范带动全局党员干部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二是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按时完成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件换发和申领工作,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切实保障行政执法职权有效行使。目前,全局共有持证人员87人,持证率超90%。三是开展学法用法“比学赶超”活动。组织全局146名在编领导干部职工参与学法用法考试,做到参与率、合格率“两个百分百”。组织开展全市人社系统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在2022年全省人社系统练兵比武竞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

3.创新载体,推动普法惠民。一是拓展普法的“深度”。利用周二无会日、社区化网格化等服务机制,深入到企业、社区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物资“三送”活动;二是拓宽普法的“广度”。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企业钉钉群、政务服务大厅等多样化渠道和载体,开展法治宣传,人社微信公众号开设“人社日课”栏目,通过公交车等载体开辟“社保微课堂”,以更生动直观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介人社服务、扩大政策宣传的覆盖面和知晓面;三是创新宣传的“维度”。人社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利用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12·4”宪法宣传日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宣讲途径,向群众和企业开展宪法及人社法律法规宣传,全年开展各类宣讲37场次,受众近万名。

(二)坚持法治引领,推进依法行政

1.有序开展法治改革。一是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持续做好职能划转、事权交接、执法人员转隶等相关工作,推动改革任务落实落细。二是建立劳动监察三项承诺书制度。要求市域在建工程项目签订承诺书,即建设单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承诺书、施工总承包单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承诺书、建筑工人承诺书,形成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根治欠薪工作格局,从源头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三是开展工伤保险业务全流程标准化建设。通过工伤保险业务全流程的规范标准化建设,从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支付等方面建立完善规范、标准高效、衔接通畅的内部核心业务运行机制。

2.有效落实法治制度。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三项制度”。梳理并报送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人员名单、规程和审核目录、执法音像记录管理制度等行政执法任务清单材料,有效规范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二是开展重大疑难案件会商制度。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由局法规处、相关处室、法律顾问组成研判组参与研判分析,确保案件处理合法合规,全年组织会商12次;三是持续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律师担任我局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合法性审查、行政争议案件、疑难信访案件等工作中的参谋作用。全年法律顾问参与办理行政诉讼案件10件,审查合同协议71份,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8次。

3.有力开展法治审查。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共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二是强化合同管理审查,共审查合同协议71份;三是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共审查招投标项目2件。

4.有序推进行政审批。2022年,市本级共作出行政许可171件、其中劳务派遣许可41件、特殊工时审批80件、集体合同备案审批4件、人力资源服务许可40件、民办学校设立2件、民办学校变更4件;办理企业退休审批1585件(其中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批182件、因病提前退休审批17件),视同缴费年限认定64件,企业高工增加养老金审批36件,工伤认定1223件。

(三)聚焦源头治理,化解矛盾纠纷

1.公心用权,下好重点领域执法“先手棋”。一是突出专项整治,下发《衢州市劳动保障领域除险保安暨弱势群体权益保障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4个文件,联合市场监管、住建、卫健委开展在建工程项目大检查、根治欠薪秋季专项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全年市本级检查企业3194家次,在建工程项目328个,涉及农民工4.82万人次。二是强化协调联动,依托“无欠薪”实体化办公机制,集中力量、强化联动、重点攻坚,大力推进部门协作,全力化解欠薪案件。全年市本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受理各类举报投诉案件2868件,占全市43%,涉及16823人,金额2.57亿元。三是落实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源头治理、定期通报、集中接访等机制,全效落实省厅“六项制度”,落实率列全省第四,有效保障欠薪问题治理。全年全市没有发生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和重大网络舆情事件,衢州市安薪指数为99.87分,位列全省第一。

2.关口前移,织密劳动关系“安全网”。健全仲裁“速立、速调、速审、速结”办案机制。对事实清楚、案情简单且符合立案条件的争议案件,实行容缺受理、跨区域收件、即案即调,提升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质效,降低劳动者的维权成本。全年市本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63件,涉及劳动者467人,共办结劳动仲裁案件458件,以调解方式结案364件,仲裁调解率79.48%,仲裁结案率98.93%,仲裁终结率86.24%,结案涉及金额837.41万元。坚持民呼我为、担当作为,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成立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专班,制定信访积案化解责任书、局领导分工包案。全年办理来信、来访、来电、网上投诉处置2652件,群众满意度100%,全市人社系统37件信访积案全部按时化解。

3.赤心为民,打好争议化解“组合拳”。行政争议发生后,引导当事人通过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式化解行政争议。2022年,我局共有行政诉讼案件8件,其中调解撤诉3件、驳回(胜诉)4件、在审1件;行政复议2件,调解撤诉1件、维持决定1件,全年无败诉及被纠错案件,调解撤诉率达40%。

二、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我局法治建设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普法宣传的深度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法治队伍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新一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推进“法治人社”建设为主线,强化依法行政、化解行政争议、创新执法方式、优化便民服务,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加强依法行政理论学习。一是强化领导干部培训学习,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周一夜学、邀请讲师授课等多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二是依托人社系统技能比武练兵活动,开展业务知识竞赛,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技能水平;三是积极参加由各级部门组织的仲裁、劳动监察等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培训学习,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专业素养。

(二)强化依法行政数字化改革。聚焦欠薪投诉等劳动纠纷,依托省劳动纠纷治理一体化平台和在建工程项目工资支付监管平台两大平台,推广使用“安薪在线”“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在线”“欠薪处置一件事”“电子劳动合同”等在建应用,在行政执法领域探索更多好用、实用的数字化改革应用,加快推动行政执法数字赋能,进一步实现人社行政执法建设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

(三)提升依法行政制度效能。一是严格落实人社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公示,强化执法人员管理,进一步提升执法公信力。二是以三项承诺书制度为抓手,联合住建开展每月红黑榜检查、平安浙江建设“无欠薪”工作季度考核等行动,切实抓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三是深化“两项”办案制度。推行异地联动制度和专班专办制度,快速调处疑难案件,完善案件办理监督机制、案件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互相监督、职责分明的工作模式。

(四)加大依法行政监督力度。一是依托基层劳动保障督导员、劳动保障专员、劳动关系协调员三支队伍,按条线、区块,拉网式对辖区内所有企业、所有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全面排摸,摸清企业用工底数和欠薪隐患,做到排查全覆盖、无遗漏,逐一落实“一企一册”管控处置责任;二是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根据时间节点和查评标准进行内部审查并形成书面评查报告;三是推进行政复议诉讼规范化,按规定做好行政案件应诉工作,定期统计分析行政案件成因和风险点,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2月8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