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提案(已归档)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09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8-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人力社保局

衢市人社函〔2023〕94号

李美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以职教为主体创新建设“共富学院”,服务四省边际重点人群就业致富的建议》的提案(第096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高水平建设四省边际(衢州)共富学院(以下简称共富学院),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共同富裕“扩中提低”要求,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提高区域发展质效的重要抓手。为此,制定出台了《大统一培训带动“三新”人群就业致富》行动方案,奋力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普遍性经验。共富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李美委员提出的参训学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李美委员提出的统筹共富学院培训资源建体系、强机制、提质效,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等建议十分中肯,共富学院领导小组办公室完全接受并表示赞赏。

针对上述问题,共富学院领导小组曾在2023年3月17日召开了工作推进会,对今年的工作作了三个方面的部署:

一是要明确目标。总校和各成员单位要紧紧围绕共同富裕“扩中提低”要求和“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部署,强化总校建设目标,细化具体目标,落细指标目标,实现共富学院建设良好开局,稳健起步。2023年,全市计划培训“新蓝领”不少于5万人次、培育“新农人”不少于1万人次、培养“新工匠”不少于5000人次。

目前工作推进情况:全市1-5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62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8328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445人,相关指标完成进度在民生实事地图中排名全省前列。

二是要强化导向。强化“共富”“产业”“品牌”等三个导向,以辅助人民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紧贴市内“六大”主导产业、三大农业百亿项目产业发展开展培训,精准匹配就业岗位,全力创建多维度、广覆盖的精准高效培训就业服务品牌。

目前工作推进情况:一是抓规范提升。会同市财政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市级农民培训管理的通知》,提高“扩中提低”目标群体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聚焦农业农村十大专项行动,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制定了《衢州市省级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培育实施方案》,加强办班审核审批,做好后续跟踪服务。二是抓资源建设。突出名师名课,强化师资库和精品课程建设,举办赛事活动,实现以赛促训。今年举办了全市新农师讲课比赛,开展了农民培训优秀班主任评选,分产业遴选了100名“金牌讲师”。三是抓品牌打造。目前各县(市、区)聚焦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明确了下步需打造的县域培训品牌、市级层面将聚焦乡村组织振兴,重点打造“金星”“早上好”党建共富品牌,聚焦乡村文化振兴、重点打造“农民画”文化共富品牌,聚焦乡村产业振兴、重点打造“龙和渔业”“衢州月嫂”“常山阿姨”“柯城村播”等技能共富品牌。四是抓技能提升。坚持需求导向,聚焦我市“六大”主导产业、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和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继续大规模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是要健全体制。总校要抓总,基地要强基,全域要融合。总校要抓好用好“七统一”培训体制机制,整合好培训资源,加强过程性指导;基地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专业化培训标准,提高培训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全市域基地间要互看互学,部门间要强化互动,市县间要加快联动,省际间要开放合作,深入推进共富学院培训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工作推进情况:一是完善“七统一”的培训机制,跨部门、跨区域技能培训成功入选省委社建委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二是明确总校抓需求调研、培训标准、资源整合、基地考评等工作职责,召开专业教学基地业务培训会,开展基地动态调整,实行末位淘汰,并开展第三方市级农民培训绩效评价审计。三是开展漠视群众专项治理工作,印发《衢州市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四是加强部门和省际间联动,在市交通运输局设立“方向盘”教学基地,联合举办四省边际大学生直播创业大赛,总校与衢州市总工会联合成立衢州工匠学院,召开2023年度浙闽赣皖四省边际职业培训联盟秘书长会议,部署共富学院省外专业教学基地遴选建设工作,推广具有鲜明衢州辨识度的培训品牌向四省边际辐射。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州实践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7月14日

(联系人:陈琪,联系电话:0570-308926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