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提案(已归档)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08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8-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人力社保局

衢市人社函〔2023〕93号

民建市委会:

你们在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议》的提案(第083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情况

1.基本情况。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由人力社保部门牵头实施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公共实训)基地主要依托职业院校建设,国家称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称为“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地市沿用了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叫法,公共实训基地主要面向职业院校学生和企业职工提供资源共享的技能实训、鉴定服务。自2013年以来,我市已建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家,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2家,市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18家,其中:18家市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中,市本级7家、衢江区1家、龙游县2家、江山市3家、常山县4家、开化县1家。

2.政策支持。目前,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衢州市技师学院)为国家、省、市三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公共实训)基地,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获得省和国家各500万元经费补助。江山高级技工学校为省、市两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于2016年获省400万元经费补助。其他被评为市级公共实训基地,由当地财政分别给予每家每年5万元经费补助,其中,被确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培训基地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的,当地财政根据年度项目实施情况,分别给予每家每年不超过50万元和20万元的经费补助。2021-2022年,省财政对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未给予经费支持。

3.成效作用。据统计,2017年以来,我市公共实训基地为全市企业职工、在校学生、失业人员及社会劳动力等各类群体提供技能培训、技能认定和竞赛等服务,其中:职业技能培训32.19万人次,鉴定(认定)8.28万人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201场次。

(二)产教融合工程项目情况

目前,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发改委和教育部门牵头开展浙江省产教融合工程项目。目前,我市已入选有6个项目。重点推进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申报的浙江省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大健康公共实训中心”、衢州中专负责的衢州市旅游健康公共实训基地和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负责的衢州市智能交通公共实训基地。“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大健康公共实训中心”项目建设起于2020年10月,以2019年竣工的学生综合服务楼作为大健康公共实训中心建设过渡用房。目前共开展了四期建设,共投入1741.21万元。2022年5月,衢州市旅游健康公共实训基地正式开工,总投资5200万元,分2022年和2023年两年实施,截至2022年12月,已完成2600万元投资。2022年6月,衢州市智能交通公共实训基地正式开工,总投资6680万元,截至2022年12月,已投入652.51万元。

(三)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谋划情况

近年来,发改部门一直在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储备和申报工作。从去年底起,我市积极对接市发改委,开展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谋划工作。在认真研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关于做好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基础上,我局对已建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发改委推动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进行了调研分析,同时结合一流技师学院建设项目,提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初步思路,并向市长和分管市长进行汇报。目前,基地建设项目成熟度仍显不足,主要有三方面问题:一是场地,按文件要求,发改部门推动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必须由职业技能培训相关部门或下属单位作为法人单位,若为提高公共实训基地使用率而依托职业院校建设,则土地使用权必须归政府部门或其下属单位,且产权独立、物理隔离、独立开门。在公共实训基地的使用和管理上,需要理顺部门和院校关系。二是资金,根据《中央预算投资专项管理办法》规定,按对东部地区支持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不含土地、红线外市政工程)的40%,市级公共实训基地项目支持上限6000万元,并参考2007年杭州总投资3亿元情况来初步测算,地方政府前期至少需投入1.5亿元以上资金,由于公共实训基地是公益性项目,前期需要政府作较大投入;三是运营机制,参照杭州独立事业单位管理和每年1000万元运营投入情况,我市需要落实基地管理人员编制和每年的运维资金保障等政策,才能支持保障基地投入使用后正常运转。

二、下步工作

一是全市统筹一盘棋。着眼于衢州市的现实情况和实训中心的高投入特点,聚焦政策精准统筹,分类创建市级集约型公共实训基地、校级分散型开放实训基地和具有专业特色的企业实训基地。构建院校主导、企业主导和政府主导建设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

二是制度创新重探索。探索建立激发行业企业特别是重要骨干企业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与职业学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健全公共实训基地标准体系建设,将技能、高技能人才培养数和培养层次以及公共服务供应能力等重要指标纳入公共实训基地考核核心指标,引导公共实训基地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能级,加快建设培育出一批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市级公共实训中心,争取国家、省级政策和资金支持。

三是精准规划有前瞻。着眼社会发展趋势精准规划,市级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有高站位,瞄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围绕着设施设备投入大、实训师资专业要求高、受众较小但又是产业发展急需的现代高技能人才等要素加以规划。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州实践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7月14日

(联系人:马兆柱,联系电话:1336200664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