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已归档)

衢州市人力社保局关于对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2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8-1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衢州市人力社保局

衢市人社函〔2024〕61号

翁秋英代表:

你在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帮扶群众就业创业助力新型城镇建设》的建议(第027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市委“10+2”中心工作之一,我局作为城镇化就业创业专项推进办的牵头单位,高度重视搬迁农民就业创业帮扶工作。近年来,以项目为牵引、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支撑,市县联动、部门协同,通过摸清搬迁农民底数和就业需求,推动以市场渠道就业为主、政府安置就业为辅,强化技能培训,不断完善高质量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全市帮扶搬迁农民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明显、亮点频出。

一是深入推进城镇化就业创业专项工作。去年9月,成立了以杨圆华副市长为组长的就业创业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印发实施《衢州市城镇化建设就业创业专项工作推进方案》,构建起一套狠抓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谋深抓实“六大行动”,深入推进“六个一”建设,明确了职责和分工,形成了市县一体、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截至2023年底,全市实现了有就业能力的农村劳动力公共就业服务100%全覆盖、有就业意愿的农村转移劳动力100%就业、有培训意愿的农村转移劳动力100%培训,涉及的七项重点指标任务全面完成,实现转移农民留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二是不断完善高质量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去年以来,市人力社保局在原有就业创业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牵头出台了《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加快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若干意见》(衢政发〔2023〕12号)及相关实施细则、《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衢州市财政局关于优化调整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衢市人社发〔2023〕140号)。目前针对大龄群体,符合条件的人员可向人社部门申请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实现就业后可享受的帮扶政策主要有用人单位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及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帮助大龄转移农民实现稳定就业。

三是大力扶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年来,市人力社保局聚力办好各类创业赛事,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省际创业邀请赛、“奇思妙想”创业大赛等,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弘扬创业精神。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创业孵化培育体系,完善创业服务链条,以创业园区、返乡入乡创业园、合作创业村为载体,提高孵化、示范、带动成效。实施普惠性创业扶持政策,组织开展SYB创业培训、网络创业培训、乡村振兴合伙人创业培训等,不断优化提升创业生态环境,打响创业城市品牌。截至2023年底,全市开展创业培训84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金额15426万元,扶持创业1916人。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畅通岗位信息渠道。对已整村搬迁自然村、计划搬迁自然村及零星搬迁的农民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其就业需求,实现底数清楚,做到“一人一档”。加快集聚点“5公里就业服务圈”建设,举办搬迁农民专场招聘会,动员集聚点5公里内企事业用人单位为搬迁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及创业支持,力争今年开发就业岗位8000个以上。

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市场竞争力。持续深化大培训一体化项目,推动搬迁农民提能增技、提技增收。迭代升级“万名农民素质工程”,打响“三保一匠”农民培训品牌,今年将培训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1万人次,培育“头雁”120名、“未来农民”30名,评定乡村工匠300名。建立技能培训后续跟踪服务机制,将培训就业率纳入对培训机构、城镇化就业创业专项考核指标。

三是提升零工市场运营绩效,拓宽就业渠道。为进一步增加搬迁农民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市人力社保局在落实“1+6+N”零工市场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将继续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持续提升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创业扶持、权益维护等综合服务能力。在集聚点上实现零工驿站、共富工坊全覆盖,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探索建立零工驿站、共富工坊、集聚点公共服务场地共享、信息互通机制。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7月15日   


            (联系人:廖文龙,联系电话:1775700081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