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衢州:打造一座近悦远来的“拎包创业”之城
编者按:7月10日,人社部在浙江杭州召开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工作现场推进会。会上对创业工作作出部署,创造性提出四种创业新模式。以此为指引,衢州市不久前制定出台《创业驱动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实施产业协同创业行动、创业平台升级行动、创业主体引育行动、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创业生态优化行动“五大行动”,助力衢州成为实现创业梦想的沃土。
在活力涌动的浙西大地,衢州以“创业创新”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精准出台《衢州市创业驱动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不断激发创业驱动就业活力。力争到2027年,全市培育市场主体3.5万家次以上,创业带动就业10.5万人次以上,形成创业环境一流、创业主体活跃、创业成果迸发、创业氛围浓厚的新格局。
拎好“政策包”:应有尽有添动能
“创业初期资金紧张,场地减免房租让我们这些初创者能轻装上阵,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创业大学生崔舒颖感慨道。
2023年以来,衢州聚焦创业扶持、人才引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出台多项创新政策,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创业服务体系。补贴标准普惠实施。调整带动就业补贴标准,实现“重点人群带动1人就业即享补贴”的普惠性支持,政策调整后全市业务经办量明显上升。创业成本梯度减免。推出创业场地“三年阶梯式减免”政策,前两年免租、第三年减半,新增成长园1年租金补贴,累计为创业者节省成本超千万元。
崔舒颖正是依托该政策,成功注册衢州兆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成功孵化且规模初显。针对市场贷款需求的新变化,今年7月28日,衢州市出台创业担保贷款实施细则,进一步降低企业吸纳就业创业担保贷款门槛,允许企业和个人无还本续贷,并为发放贷款达标银行提供贷款总额1.5%、最高35万元的财政奖补,既提高经办银行积极性,也为创业者带来切实优惠。
拎好“资源包”:应融尽融固底盘
在龙游县溪口镇“没有围墙的创业园”里,村民曾庆正在打包山药粉干等农产品,准备发往全国各地。“有了这个创业园,我们能和村民一起交流经验、共享资源,还能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生意越来越好了!”曾庆正笑着说。
近年来,衢州整合部门资源,建设覆盖城乡、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创业孵化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全面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全市通过新建、扩建、改造旧园区、闲置场地等方式,形成一批产业聚集、层次鲜明、服务便捷、模式多样的创业孵化空间。
目前,衢州市经人社部门认定的创业孵化空间达24家,入驻企业972家,带动就业7984人。
今年7月,全市启动创业街区建设,年底前计划建成集政策支持、服务助力于一体的特色创业街区8个以上。
建设一批资源共享的创业园区。全市通过深挖资源优势、深耕品牌建设、深化头雁效应等举措,推动乡村创业发展。除近年来认定的50个合作创业村外,今年又有6个“没有围墙的创业园”在村庄落地。
谋划一批数智赋能的陪跑空间。目前,《衢州市创业陪跑空间扶持办法》即将出台,年内计划打造创业陪跑空间25家。建立跨部门跟踪服务机制,用好“企呼我应”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全链条陪跑服务。
拎好“服务包”:应统尽统燃引擎
今年是衢州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创业驱动就业三年行动的首年,人社部门建立工作专班,全力推动创业驱动就业行动落地见效。
推动“个人创业一件事”升级迭代。加强衢州创业资源的统筹,分级分类梳理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扶持政策、小成本创业项目、第三方创业服务机构、创业导师等信息,并全部上架至“衢州人才科创通”平台。下一步,平台将通过更新迭代,实现政策智能匹配、导师智能匹配、孵化平台智能匹配、孵化平台远程入孵申请与审核等功能,推出“个人创业一件事”升级版。
打造“衢有礼·创未来”品牌矩阵。将创业活动作为区域创业合作的新形式,整合全市各部门活动资源,统一使用“衢有礼·创未来”标识,开展创业交流集市、创业沙龙、展览展示、融资对接、创业导师衢州行等活动,形成“周周有课堂”“月月有活动”的常态化格局。
今年,全市计划举办创业大赛10场以上,实现“创业伙伴计划”全域覆盖。立足扶持高校毕业生、搬迁农民等重点群体创业,结合衢州实际,综合考量创业门槛、成本、难度、运维及发展前景等因素,动态更新28个具有衢州特色的小成本创业项目。
“我们筛选的小成本创业项目都是经过精心考量的,像衢州本地的鸭头、烤饼、水晶糕等美食项目都在其中,既要适合重点群体创业,又要有一定的发展潜力。”衢州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项目通过创业培训、招聘会、人才交流会等渠道宣传推广,目前已经帮助100余人成功创业。
拎好“技能包”:应拓尽拓加速度
“考培分离促使我们更加注重培训质量,而不是仅靠考前突击辅导。我们会根据第三方平台的考核标准和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训练,提高学员的实际创业能力。”创业培训师赵老师说。
为规范培训与考核,今年衢州市开展新一轮创业培训教学管理服务平台遴选,要求全市创业培训考核均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目前已实现考培分离全覆盖。
衢州将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作为创业培训的重点,不断丰富“AI+创业”课程,提高学员接受度。
创业培训标准化。严格按照马兰花创业培训技术要求开展SIYB创业培训课程,培训办班报备、人员报名、学员签到均通过“浙江省职业能力一体化系统”完成,助推纸质备案、签到等向数字化平台转型。
创业导师专业化。连续多年开展“创业导师衢州行”活动,邀请资深导师深入农村、创业孵化平台等一线,为创业者“把脉问诊”。
创业补贴精准化。今年,衢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培训补贴管理工作的通知》,以资金扶持提升培训质效,全年计划覆盖创业者3000名以上,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返乡民工等群体。
衢州,这座让创业者可以“拎包创业”的城市,正积极推动创业各项支持要素从基础供给变为精准匹配、从单向输出变为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