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提案(已归档)

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05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8-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衢市人社函〔2025〕55号

周建芳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如何提高青年职工职业素养及工匠培育”》的提案(第056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使用,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技能人才培育作为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纵深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坚持政校企联动,完善政策、健全机制、注重保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青年职工技能培训。大力实施主导产业技能强基、数字高技能人才倍增、“一老一小”技能支撑等“六大行动”,加快推进“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鼓励青年职工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充分发挥衢州工匠学院及产业工匠学院作用,今年计划通过工匠学院培训青年技术工人不少于3000人。支持青年职工实现学历提升,每年资助200名以上一线工人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取得毕业证书后每名给予1000元奖励。推进衢州市青年夜校规范化建设,围绕完善政策保障、建强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等方面多维度整合资源,积极邀请“技术能手”“浙江工匠”等高技能人才走进夜校课堂,开展技能实操教学与经验分享;紧扣青年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开设商务外语、实用软件应用、短视频制作、市场营销、金融法律等职业发展类课程,拓宽成长晋升空间。

(二)构建“专业+竞赛”人才培养体系。借鉴职业教育“五统筹”理念,加快推进技工教育提质增量,优化技工院校布局、办学规模及专业设置,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养青年人才主阵地作用。全市目前共有技工院校8所,目前共有在校生9885人,开设专业50个,其中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聚焦打通校企合作“最短通道”,全市技工院校与吉利、一道、元立等重点企业合作举办“订单班”“冠名班”30余个,建设产业学院、企业学院10个以上、合作企业达350余家。构建“综合赛+行业赛+乡村赛+企业赛”的竞赛体系,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代评方式打通技能人才快速成长通道,2024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47场。

(三)加强青年人才表彰激励。做好省级高技能青年人才、“浙江工匠”、市“南孔精英”青年人才遴选推荐工作,大力打造青年技能明星。近年来,我市共有12名技能人才入选省级高技能青年人才培养项目,28名入选市“南孔精英”青年人才培养项目,分别可享受每年5万元、2万元的培养经费;2024年,我市新增浙江工匠27名,其中青年人才14名。根据《衢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评价实施方法》(衢委人才〔2023〕2号),符合条件高技能人才的还可纳入衢州市高层次人才目录管理,享受住房、户籍、子女入学、医疗、创业就业扶持等方面人才政策,切实提升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度。深化技薪挂钩,坚持鼓励“技高者多得”,推动职工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收入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我市已培育“以技提薪”先行企业45家。

(四)营造“技能报国”的价值取向。将高技能人才宣传报道工作作为人才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近年来,我市多次在浙江教育报、衢州日报、人社官网等主流媒体加强对技能领域典型人物、重大成就亮点宣传,进一步营造重视、关心、尊重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通过开展中小学劳模进校园、工匠面对面、职业体验日等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沉浸式体验职业教育,感受技能魅力,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

下一步,市人力社保局将以提议案办理为契机,聚焦青年职工成长成才,大力开展技能型社会建设行动,着力打造技能人才培养圈、评价圈、创富圈、联盟圈、生态圈,“五圈联动”加快建设一支与我市产业发展相适应、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青年职工队伍。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衢州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6月27日    

(联系人:章俊杰,联系电话:0570-3086902)


分享: